一曲书斋 - 经典小说 - 曾照彩云归(古言,1v1)在线阅读 - 第四章

第四章

    

第四章



    第四章

    “六郎君?”俞mama有些惊讶,“杨大娘子哪次来咱们府上不带着六郎君的?六郎君这会儿应是在前院拜会郎主呢。”

    傅般若点了点头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傅家算不得什么豪门大族,底蕴浅,是自傅明章的父亲考中进士后才发达的,在汴京城并没有宅子。现如今的宅子,还是傅明章入京之后置办下的,算不上大,但却是花了心思的,院里的一块石头,一个池塘,一棵树,一丛竹都是专门布置的,无不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傅般若裹着缀着狐毛的锦缎披风穿过游廊,没走几步便到了崔昭的院子。还没进去,她就听到二姨母阴阳怪气的声音:“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,阿姐,你如今可是宰相夫人了,不会连这点事情都不答应meimei吧?”

    傅般若在门口听得眉头一皱,她将披风解下递给一旁的阿蘅,掀帘进去,笑吟吟地道:“姨母这般早就来了?”

    杨大娘子的抱怨被傅般若打断,她满脸不愉快地扭过头来看了一眼傅般若,不冷不热地“哼”了一声,“是呀,我们杨家不比你们傅家,哪里有这般闲情逸致还睡到现在?”

    傅般若闻言,只是抿嘴笑了笑,并不接话。

    杨大娘子的脸拉的更长了。她生得与崔昭有三分像,其实也算得上标致,但俗话说的好,相由心生,刻薄久了,原本八分的颜色也变成了五分,和崔昭坐一块儿,倒显得她是jiejie一般。

    她见傅般若不理会她,倒也不气馁,又道:“阿姐,般娘如今可是还在你膝下呢,你不为我想想,也为般娘想想。若是她表哥有出息,般娘日后说亲岂不是面上也有光?”

    傅般若听了此话,手一抖,差点将手中的茶杯打翻。这二姨母倒也真敢说,她不过是嫁出去的姨母,表兄又不姓傅,就算真有什么好事也轮不到傅般若身上。

    崔昭自小与这个meimei斗智斗勇,早就清楚她是个什么样的人,这会儿连眼皮子都不抬一下,“二妹,不是做jiejie的不帮你,是实在帮不了。你姐夫虽说是集贤相,但如今二府合议,大小差事都全凭韩相公做主,你若是真想如此,还是另寻高明吧。”

    杨大娘子却仍是不信:“姐夫向来与韩相公关系亲近,若是托他帮忙……”

    她话还没说完,就被崔昭打断了。崔昭沉下脸来:“二妹慎言!如今官家最忌讳结党营私之事,你说这话,是嫌你姐夫活得太长吗?”

    杨大娘子向来是个色厉内荏的主儿,被崔昭这么一呵斥,整个人都蔫了下来。她讪讪地绞着手中的帕子:“我一个妇道人家,哪里懂这么多,jiejie何必发这么大火?”

    听了半天,傅般若大概猜出来今日二姨母上门的来意了。

    二姨母嫁与杨翰林,夫妻多年,倒也还算和睦,育有二女一子,这唯一的儿子,自然也就成了她的心头rou。这位表兄在杨家排行第六,单名一个铮字,府上一般都唤他一声六郎君。

    杨铮此人,倒是个奇人。他性情古怪,对四书五经这些圣人之言不感兴趣,倒独爱水利,农学这些经世致用之学。自从十二岁被父亲压着考了秀才之后,便死活不愿意继续参加省闱,晃到如今及冠之年了,还是个秀才,成日里就研究他那些河道农田的。

    今日二姨母来,便是想要求傅明章为他寻一个闲差。

    崔昭自是不愿的。她与这meimei,也并无几分姐妹之情,若不是怕外人的闲言碎语,她都不会放这meimei进府,又怎会费心替她儿子去cao持呢?偏偏这二姨母也是个蠢笨的,一头就撞到枪口上去了,这下崔昭更可以义正严辞地拒绝她了。

    不过傅般若知道,如今长辈们的忧虑都算不上什么。杨铮前世虽未能考取功名,最后却因在水里农田方面的才能被官家以及韩相公重用,官至河道总督。他为人正直,醉心于黄河治理事业,终身未娶。

    “行了,二妹。”崔昭端起茶杯,神色淡淡的,“知道你事多,我也不留你了,你赶快回府吧,文秀文竹两个丫头还在府里等着你呢。”

    谁知杨大娘子一听这话,眼睛又亮了:“阿姐倒是想的周全。我等一下遣人去将她们姐俩接来就好。”

    傅般若:……

    这位二姨母的脸皮倒还真非常人所及。

    杨大娘子心底打的什么主意,崔昭可是一清二楚。文秀文兰都与傅兰因年纪相仿,一个十三,一个十六,如今正是说亲事的好年纪,她把这两个女儿硬往崔昭跟前塞,便是指着她宰相夫人的面子,给女儿寻摸个高门大姓。

    崔昭虽然对杨大娘子十分不喜,但那二位外甥女生得乖巧温顺,她倒也不好让她们被不着调的母亲误了终生,因此也未再出声阻拦。

    中午的席面摆在了前院后面的花亭。这花亭是崔昭专程布置的,夏日里赏荷,冬日里就观雪,再风雅不过了。

    傅般若紧挨着母亲坐下,傅兰因则挨着文秀文竹两个表姐一起。她正对面刚好坐的便是杨铮,杨铮看着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纪,穿着件银灰色的直襟长衣,腰间束了条玉带,身挺腰直,面容俊秀,神色冷淡。他不怎么说话,只沉默着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。

    或许是傅般若看得太频繁了,杨铮忽然抬起头,对上了她的目光:“表妹可有事?”

    傅般若一怔,随即很快答道:“无事。只是见表哥眉头紧锁,可是又在做什么算学?”

    若是常人,听了这话,笑一笑便过去了,但杨铮却是大惊失色:“表妹如何知道的?”

    傅般若微窘。她哪里是看出来的,不过是前世时就知道杨铮有这个毛病,出门在外,不论是做什么,都常常出神儿,自顾自地算着自己的事情。因着这毛病,他可没少误事。这其中,最为广泛流传的一件就是他在省闱场上也犯了这毛病,交了一整页天书般的计算上去,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,气得杨大娘子追着他满院子打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傅般若有些忍俊不禁。她端起茶杯,轻轻抿了口,正色道:“自然是因为我有独门绝技了。”

    杨铮奇道:“什么绝技?”

    傅般若笑道:“读心术。”

    众人都笑了起来。杨铮这才意识到傅般若是在逗弄他,一愣,顿时红了脸。

    傅明章其实向来颇为欣赏这个离经叛道的外甥,于是出言解围道:“好了好了,你个促狭鬼,你表哥是老实孩子,如何经得起你的折腾?”

    杨大娘子狠狠瞪了儿子几眼,颇觉得面子上不好看。但她见席间氛围正好,便索性求到傅明章面上来了:“姐夫,您看,您也知道我家六郎是个老实孩子,都这个年纪了还没个一官半职,成日里在家待着,可否在京城给他寻一份闲差?”

    傅明章一愣,随后皱眉道:“六郎志不在此,你们又何必逼他呢?”

    杨大娘子不乐意了:“什么叫志不在此?姐夫,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……”

    崔昭见势不妙,忙咳嗽了声打断,她对傅般若道:“般娘,今日天色不错,你带着meimei们去街上玩耍一二吧。六郎,你也去,照顾好meimei们。”

    傅般若知道这是母亲不想让几个孩子知道大人间的龌龊事,所以提前把他们支开。她便也没多言,只点头应下了,便带着meimei退下。

    甫一出门,傅兰因便迫不及待道:“阿姐,咱们去观音桥那边新开的脂粉铺子吧?听说他们家的香粉轻而不腻,用了后,便如同天生体香一般,缭绕不绝。”

    文秀文竹虽未说话,但也都是期盼地望着傅般若。

    傅般若失笑。

    这个年纪的小娘子可是爱美的时候。

    她一口应下:“只一点,在外面都得听我的,可不许乱跑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这会儿答应的好好的,等到了铺子,便一溜烟地跑的不见人影了。傅般若又是好气又是好笑,只好叮嘱侍女们照看好她们。

    她对脂粉铺子不感兴趣,便想在附近转转。杨铮对那铺子更是没兴趣,于是两人便向普济寺那边走去,临近年关,烧香祈福的人很多,那一块也最为热闹。

    如今世风开放,男女大防并不严苛,更何况他们既是表兄妹,身边还有侍女小厮跟着,倒也无人在意。不过傅般若毕竟年纪大了,便带了帷帽遮住面容。这面纱虽然轻薄,但还是有碍视线,她便掀起面纱向外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对面的街角之上,冯恪皱起眉头,他方才好像看见她……和杨铮同游了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发现我真的很啰嗦,本来计划这一章就让小冯和般若碰面的,结果还是得等下一章了(哭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