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书斋 - 言情小说 - 快穿之反派一不小心就洗白了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90

分卷阅读690

    这八年中,他已经掌握了十位王爷中的六位王爷支持,至于在过程中,他付出了什么,已经不重要了。

如果,这次才获得大部分兵权,他有八成把握,他可以登基称帝。

当年,他以为,自己是太子,只需要等着皇帝死去即可,这天下终归是他的,所以,他尽管防备那些和自己争抢皇位的人,却从没有把那个置于死地。

然而,那个幕后主使教给他一个道理:只要自己不是皇位上的人,那么自己什么都不是。

他停下脚步,翻身上马,扬长而去,去的方向却是将军府。

这一段事只像个什么也不是的插曲,也没人知道。

宫中生活如旧,枯燥的令人乏味。

随着年纪的增加,浮白和楚歌两姐弟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性格。

楚歌乖巧听话,并不在乎外物,对于任何事情都默默忍受。

浮白却骄奢yin逸放纵,笑起来却有他爹的几分风范。

郁氏有时候会把过多的目光停留在浮白身上。

每当这时,浮白就会嫌恶的走开,却在不久后,又会暗搓搓的回来,再度坐到郁氏面前露出笑来。

这个口是心非的小家伙。

虽然郁氏已经疯了,但是两个孩子在的时候,她并没有任何发疯的迹象,只是一直那么安静,美丽的面孔上有时候会流露出一丝慈爱。

三人之间的气氛竟足够称之为和谐。

浮白在一旁背诵论语:“孔子云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……”

楚歌低声道:“娘亲,弟弟可是一直想在你面前背,可你什么都不知道,不过不要紧的。”

浮白背了一会儿,道:“谁想背给她听,摸不过是怕明日皇爷爷choucha。”

楚歌只是抿唇笑道。

窗外站了个小胖子,见状道:“浮白,又在和你的疯娘说话呢?你也就只能和你的疯娘待在一起!”

浮白握紧拳头,从案桌上抄起香炉砸了过去。

小胖子被开了瓢,尖叫一声就晕了。

郁氏眼珠转了转,竟有了些神采。

正文第六百六十章腹黑成双对12

她站起身,走到窗前,将小胖子的胖手上掐出几个指印,顺带将浮白推远了,方才尖叫起来。

疯掉的太子妃好久没有发疯了,宫女都有些不习惯,却还是围了过来,一眼就看见了躺在地上的小胖子,谁都认得出来,这是宫中的混世魔王,今天被开了瓢,他娘一定不会善罢甘休。

不过,比起来,还是先想办法让太子妃安静下来才是正理。

然而,没有用,谁靠近谁就会被太子妃抓着的东西砸个正着,一个个都不敢靠近。

关键时候,还是楚歌撑大局。

她道:“你们去请太医,浮白,你去请皇爷爷来。”

浮白头一次见血,已懵,闻言忙跑了出去,前往皇帝寝宫。

而宫女也听从指挥的前去请太医了。

尽管有一部分宫女留下,看住郁氏,免得再度发疯伤害楚歌。

楚歌却无这样的担心,她如同每一个孩子般,全心全意的信任着自己的母亲,她确信,郁氏不会伤害她的。

她惯来都是这样的人,外柔内刚,即便如何怯懦,但当事情真正到来时,反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度。

她静等着他们的到来。

事实上,并没有过多久,皇帝和太医就到了,一同到的,还有正在为皇帝占卜来年国运的国师。

太医苦恼的看着皇帝,没有皇帝的应允,他们甚至连郁氏的身都没法近。

国师一张符扔过去,郁氏木木的走回床边,到头就睡,他道:“没事,太子妃不过是受了刺激,现在已无碍。”

他这么说,皇帝也不好叫人去看看郁氏情况,只好点头,同众人出去。

国师留在最后面,他看着楚歌手上那手绳,微微一笑。

楚歌道:“你为什么笑?你认识我?”

国师走近她,温和道:“是的,我认识你,我笑是因为我很乐意看见你,我的神女。”

“神女?那是什么?”

他摸了摸她的额前发道:“你不需要现在知道,有一天,你会知道的,小公主,我会一直等着你的。”

他不等她回答,就已经退出去。

她茫然的睁着眼,只觉得熟悉,她仿佛在很久之前就认识他,陪伴着他。

可是,奇怪。

这是七年来,她第一次看见他。

他已经退出去了,暴躁的娘亲已经熟睡,她想了想,为娘亲掖好被子,就坐在一旁。

至于此事后续如何,就不再多言,不外乎是皇帝查明一切起因不过是小胖子嘴贱,从而招惹的祸事,就连小胖子一向蛮不讲理的娘,看见罪魁祸首是郁氏时,也就只能容忍了。

都道凶的怕横的,横的怕不要命的。

一个疯子往往是不要命的。

所以,横的王妃不敢找疯掉的太子妃算账。

这当然不是主要原因。

主要原因是有人已经在京城一带见到过本应该死去的太子!

他们都清楚,如果太子回来,按照他本身性格,加之郁氏为他生育两个孩子,他若是不向那些在他离开期间迫害他妻儿的人下手,他就不是公孙辛了。

时值多事之秋,京中势力大多偃旗息鼓。

郁氏母子也得以安稳过了些时日,然而浮白却因那小胖子的话,别扭的多日不肯与郁氏亲近。

郁氏依旧是那副疯子的德行。

太子出没的流言传了一阵子,没见太子痕迹,京中势力又有些蠢蠢欲动了。

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不过是流言之际,一次早朝,阔别京中长达八年有余的太子突然身穿四爪龙袍出现在朝堂之上,众人惊诧之余,不由纷纷祝贺太子。

虽是早朝,却大多都心不在焉。

直到下了早朝,有利益关系的小团体方才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商讨此次事。

皇帝寝宫。

太子依礼向皇帝行礼。

皇帝道:“你还知道回来!”

太子道:“儿臣应该回来了。”

两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