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书斋 - 经典小说 -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在线阅读 -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8节

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8节

    -

    时值九月。

    暑热还在,虽然夜里温度比中午要低一些,但还是很热,大家食欲都不太好,晚上只有一些清粥,桌案中央摆着几碟咸菜。

    这时,陈延突然问:“爷爷,今年我们家的黄豆收了?”

    老陈头愣了一下,不知道乖孙问这个做什么,“是收了,康哥儿问黄豆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“我近些日子经常去书肆看书,在一本游记里看见了豆腐的做法,心中存疑,想要试一试。”黄豆已收,他手里的钱也够买个磨盘了,陈延觉得现在正是开发豆腐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众人反应不一,但都很开心,无它,陈家人对书奉为圭臬,觉得书上写的东西是绝对错不了的。

    陈小叔更是直接问,“我听说做豆腐要磨盘,康哥儿想试一试不如明日我去借个磨盘来?”

    “我们后日月休,明日能借来磨盘是刚刚好的,除了磨盘之外还要准备一些干黄豆、纱布和木板之类的……”点豆腐用的东西家里是没有了,得去县里买。

    “行。”老陈头立马同意,不过他又加了一句,“你要试就试一试,万一做不出来就算了,可别一直想着,你和壮哥儿现在还是以读书为主。”可不能一门心思只想着赚钱。

    陈延笑了笑,“爷爷你放心,我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,隔日陈延中午用完饭之后,跟陈安一起去了县里的药房,买了一点寒水石。

    陈安摸了摸手里yingying的石头块,问道:“这是什么?做豆腐用的东西吗?吃起来那么软的豆腐还要用石头来做?”

    “主要还是用黄豆的。”寒水石其实就是后世的石膏,陈延不太清楚卤水怎么做,思来想去,还是用石膏点豆腐更方便。

    “如果真能做出豆腐……嘶。”陈安边想,嘴里就边要流口水了,“那可以天天吃鱼炖豆腐了。”

    陈延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,“不止可以吃鱼,说不定天天都能吃点rou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更好了。”真是有滋有味啊,对了,“康弟你知道吗?我听说里正家的孙子读完今年好像就不读了。里正家里起了那么大一幢青砖房,怎么就不读了呢?”

    “那也正常。”陈延很理解,“他今年吃了三个中下被夫子移去了乙班,但他平日上课也挺上心的。”努力还没有成绩,可见天赋一般。

    “加之他也12岁了,从乙班到甲班就要一年,到时候还要重学四书五经,想要考县试还不知道要几年,我听爷爷说里正在镇上给他找了一份酒楼里的工,显然是取舍过了。”

    不能读书,能去镇里也比农家汉子要强了。

    是了,县试,陈安不免想起了自己和堂弟,“康弟,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县试呢?”

    这……

    陈延自己也不知道,“大哥,若是火候到了,夫子应该会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真希望我能考一个功名。”陈安有些憧憬。

    “会的!”陈延揽住他的肩,“县试无非就是墨义贴经,只要我们沉下心把书上的东西学好,一定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-

    做豆腐可真是考验自己的记忆。

    还好陈延在现代的时候喜欢看一些美食纪录片,广泛涉猎舌尖以及各类食品起源类节目,脑海里依稀记得所有步骤的顺序。

    今个大人们去收田里的东西了,就由家里力气最大的壮壮转磨盘。

    被泡得涨大的黄豆很快被碾成了浆液,流进了桶子里,陈延思索着用棉纱布过滤了一下豆浆液里的残渣,然后把剩下的液体再过了一遍之后倒进了锅里。

    陈秀秀负责烧锅。

    “秀jiejie,火太大了,别添那么多柴!”因为还在实验部分,所以陈延没做那么多,搅动浆水,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豆香味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浆液扑腾起小泡泡,眼见着水开了,陈延把石膏水加了进去。

    静止了大概两盏茶的时间之后,陈秀秀发现雪白的液体结了一些细碎的雪花状物,她哇了一声,“大姐二姐!好像出豆腐了!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围了上来,包括还在转石磨的陈安。

    “这,我们吃的豆腐好像不是这样的。”陈安感觉有点不对啊。

    陈延也觉得不对,这豆花是不是太稀了,“还没压,等压一下再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忙碌了一个多时辰,陈延取开石板,发现压的豆腐虽然成型了,但太容易碎了,这样的东西,是没法卖的。

    于是,陈氏小作坊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实验。

    陈延控制变量,多试了几次之后,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    中午,陈家一家人吃的还是辣椒炒豆渣,等到晚上,豆腐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固态,大家吃上了豆腐汤!

    这预示着陈延用的方法是对的!

    “这豆腐吃起来跟我们在市集上买的一样!”陈大伯先吃了一块,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大伯娘和李银花都是市集上采买的好手,她们想到的东西则更多一些,“口味上差不了多少,但我们家做的豆腐品相要差一些,可能卖不了那么贵。”

    “卖不了那么贵我们可以卖便宜点。”小叔立刻发表意见,“便宜个一文钱,或许更好卖。”

    坐在主位的老陈头没有说话,而是转头问陈延,“康哥儿,中午这豆腐还是渣状,夜里就好了许多,你有办法再改进一下吗?”

    他问完陈延,又说:“昨天我去打听了一下,外城那个卖豆腐的家里有一名在县衙当差的小吏,我们卖得比她家便宜容易生事端,还是和人家一个价吧。”

    豆腐是不愁卖的,人家本来做的就不算多,卖完了也懒得来找麻烦,要是卖的比她还便宜了,那她的豆腐自然就卖不动了,断人财路可不就与人结仇了。

    “形状不好看可能跟压制的过程有关……”明天陈延就要去私塾了,“大姐今天跟我一起做的豆腐,爷爷你们可以再试几天,看看能不能改,如若不能,我们就换个地方卖,卖便宜点。”

    “行,那就这样。”老陈头这时候也露出了笑容,“不管怎么样,我们老陈家又多了一个营生了,豆腐不能过夜,大家今天多吃点!”

    几盘豆腐做的美食很快被一扫而空。

    豆腐方子给出去了,压在陈延心里的事也结束了,这会儿天热,手写字快,他就又去书肆抄书看书了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借出来抄的书陈延会抄两份,一份用书肆的纸,递交给书肆,一份自己留下装订成册,到时候好温习,也好给壮壮看。

    陈延自己学习的弦绷得紧,家里的人也同样绷得紧,姊妹们白天做家里的活,要改善豆腐方子,散学后还来继续学写字。

    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,就在十月的一个下午,陈延和陈安坐着牛车哼哧哼哧回了家,晒了一个夏天,两个人都黑了许多。

    推开家门,陈延发现今天的陈家人都很开心,他心里有所预感,果然,晚餐又是豆腐宴,但让陈延震惊的,不止是中间盆里外壁细腻光滑的汤豆腐,还有眼前这碗豆花。

    豆花?!

    “这是何物?”陈延惊了,家里人的创造力也太强了吧。

    陈梅花捂嘴笑了笑,“二弟,这是我和婶娘们做豆腐的时候偶然制成的,爽滑美味,吃起来跟蛋羹一样,又有豆腐的香味呢。”

    “太好了,这下我们家的豆腐不管看起来还是吃起来都跟卖的一样了!”陈安满心欢喜,“爹娘,爷奶,我们明天就去卖豆腐吗?”

    “卖!”老陈头点头,“明天老大老二去忙田里的事,老三在家转磨盘,大花和二丫帮着做三板豆腐,我们就去市集上卖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东西呢?”陈延指着桌案上的豆花,“这个做起来应该比豆腐容易吧,能卖吗?”

    “这个,吃起来有些寡淡了,又容易碎掉,自己吃吃还行,应该是不好卖的。”李银花摇摇头。

    陈延:“我觉得还挺顶饱的,这么热的天,早上吃点这细腻的豆花也不错,太寡淡的话,在上面加点菜好了,我觉得如果早食卖这个,应当是有人买的。”其实陈延最爱甜豆花,奈何白糖价贵。

    要让豆花有甜味可得一大勺白糖,造价太高,不会有人买的。

    做早食,这确实是一条新的思路,但是李银花还是觉得人不能太贪心,“还是先卖豆腐吧,至于这早食……还是家里先做一做,大家都说好吃,我们再来说卖的事。”

    陈家人一致认同。

    第11章 卖豆腐咯

    ◎陈家,家庭和睦之典型!◎

    今日,陈家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。

    厨房的火光更是三更天就开始亮了,等陈延和陈安洗漱吃完饭的时候,老陈头并陈家三个媳妇已经启程去县里了。

    牛车摇摇晃晃,第一缕晨光射在古朴的城墙上,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。

    中午用完饭之后,陈延去了安扬书肆交书。

    掌柜随意翻看了一下他的书稿之后很利落的结了钱,“小公子今日还要再领一本书回去抄吗?”

    “快旬考了,近日学生要温习功课。”不知道吕秀才对这位掌柜说了什么,他对陈延是相当不错的,给他抄书的机会,让他在这里看书,结钱也很爽快,陈延很承掌柜这份情,对掌柜也十分有礼。

    年纪小小学业出色又写得一手好字,还尊重人,掌柜自然也欣赏这样的小公子,笑眯眯道:“那当然是学业为重,等旬考完,欢迎小公子再来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掌柜。”走的时候,陈延又买了两令竹纸。

    现下,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增长外加练字二字越来越重要,家里的水写板已经退休了,陈延和壮壮日常书写基本都用竹纸,纸墨的消耗大了很多。

    但陈延觉得,光是竹纸还不行,这东西太粗糙了又洇墨,书写感觉不太行,如果家里供得上,还是用宣纸为佳,毕竟考试试卷用的就是类似手感的纸张。

    傍晚散学回去的路上,陈安又在担心家里的豆腐销售情况,恨不得牛能长出翅膀飞回甘田村去。

    陈延:……

    “大哥你放心吧,三板豆腐肯定可以卖完的。”

    “万一卖不完呢!”

    陈延莞尔,“你是不相信爷爷吗?”老陈头可是家里的人精啊,豆腐还在改良,他就去打听人家另一个卖豆腐的家境、人员关系,怕触人家的霉头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要卖肯定提前去卖豆腐的摊位旁边蹲点了,计算过想买豆腐没买到的人,最后再确定做多少豆腐。须知,现下可没有冰箱,又是十月天,做好的豆腐卖不掉直接就馊了!

    爷爷可是爱粮如命的庄稼人,“三板豆腐应当只是保守的量,绝计不会剩的。”

    果然,一回到家,从上到下男男女女皆是一脸笑容,晚食也没有豆腐,那只能证明今天的豆腐被一扫而空了啊!

    开始晚食,陈家的饭桌上才热闹起来,今天参与了叫卖的大伯娘忍不住说:“感觉今天的豆腐还是准备少了哩,我在城东叫卖,没多久就卖完了。后面还有人想卖都没有了。”那可都是黄澄澄的大钱啊,她的心那叫一个痛。

    李银花今天被安排在城门那边的市集里,跟原先卖豆腐的人摊位不远,“那人卖完,买不到的人都到我这儿了。”

    小婶去了城西的一个菜集,人更多,卖得也快。

    这么一看,这卖豆腐还真是个好营生,准备三板,还是少了点。

    大家长老陈头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,一锤定音,“那这样,明天我们准备六板,留老二老三一起拉磨盘,明天再卖一番试试。”

    大家自然是干劲儿满满。

    饭后,陈家兄弟的识字小课堂便开课了,不过今日大人们没有来,他们从一天忙到晚,起的又那么早,自然早早的就乏了,得休息了。

    怪不得后世史料记载上经常有人说百姓蒙昧呢,没办法从生产里解放出来,一天到晚都在干活,不识字,只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,认知自然有限。

    姑娘们学得用心,陈安也教得很用心,待到天越来越暗,陈延就喊大家去休息了。

    毕竟,为了多学一会儿坏了眼睛是不值当的。